本报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赵贝佳)近日,中国气象局对风云气象卫星支撑“一带一路”应用情况进行介绍。我国已成功发射17颗风云气象卫星,目前7颗卫星在轨运行,包括4颗静止气象卫星和3颗极轨气象卫星。
据了解,2018年4月,中国气象局、国防科工局和亚太合作组织共同签署《风云气象卫星应用合作意向书》,发布并启动《风云气象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11月,中国气象局和国防科工局印发《风云气象卫星服务“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9—2023)》,将风云气象卫星作为“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航天和气象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标志性窗口。
目前,风云气象卫星通过天地一体化的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向全球98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700多家用户提供资料和产品。同时,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已经成为全球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的重要来源,全球应用服务巨大潜力逐步释放。
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政策着力点近年来,重点领域、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力度不断加大,补偿范围逐步扩大,初步建立起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然而,在实践中还存在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质量效率不高、规模不足和发展不平衡,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以及市场主体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详细】
环境行政处罚“标准化”建设正当时规范适用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降低了处罚的随意性,使处罚结果更趋精准,执法更加公平。推进处罚标准化建设,有利于提升执法公信力,维护法律权威,也能有效防范腐败风险。《指导意见》提出推行查处分离等制度,值得充分肯定,但内部监督难免有局限性…【详细】
生态环境产业网(www.lmloper.com)——有爱,有环境,有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