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生态环境产业网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联系我们
    • 电话:010-86462847
    • 微信公众号:yryhjyq
    • 公众号名称:业融易环境引擎
    • QQ:1722712728
    水土生态理论创始人孙发政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文章三篇
    2025-08-16 22:12:13 93
  • 收藏
  • 管理


    2025年7月15日,水土生态理论创始人孙发政主持施工的广西生态修复工程2个多月的效果。

    今天2025年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提出20周年。20年前,2005年8月15日,在之江岸边的浙江安吉余村,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充满前瞻性的科学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水土生态理论创始人孙发政深入生产第一线,密切联系实际,认真学习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结合国际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系统性地提出了水土生态理论体系,为创立《水土生态学》奠定理论基础。近年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先后发表文章3篇,丰富和发展水土生态理论体系,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2025年8月7日,水土生态理论创始人孙发政(左)在深圳会见芬兰共和国前总理玛丽·基维涅米。

    草不谢荣于春风

    草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与人类、动植物休戚相关。“水呀土啊青春的绿草啊,你们是大草原的心”。这是笔者作词作曲的《水土生态之歌》的歌词,艺术地表达了草在大自然中的重要位置,这首歌曲已收入《水土保持(小学)读本》。

    我国草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41%,是我国主要江河源头和水源涵养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大多处于边陲和少数民族地区,关乎国家生态安全、经济发展战略和民族团结与进步。同时,草山草坡、湖海滩涂、农林隙地、园林绿地等也分布大量草地,共生资源十分丰富。

    小草还是建设美丽城市的绿色基底,它的生态功能是其他物种不可替代的。草坪不仅是居民休憩的场地,还关系到防灾避险、水土保持;在崇尚运动的现代社会,高尔夫、足球等运动更是离不开草坪;在边坡、废弃地的生态修复中,生命力极强的小草,更是不可或缺的先锋植物……

    草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日益为国家所重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是对“草”地位的重要肯定,对推进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十九大报告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近年来,我国生态修复、草坪绿化事业发展很快,草原保护与修复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全国天然草原新鲜产量连续6年实现稳中有增,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4.6%,草原生态退化得到有效遏制。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钱学森院士就以战略科学家的高瞻远瞩,提出和创立了知识密集型草产业理论:以草地为基础,利用日光能量合成牧草,然后通过种草养畜,再通过生物、化学、机械等一切可利用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建立起创造物质财富的高度综合的草产业系统。这一理论为我国草业科学开辟了新路,使一个生态系统发展为一个行业,起到了点石成金的作用,至今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我国草原近60亿亩,是农田面积3倍之多,但目前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生态经济作用,草原每亩产值还不到1元。如果搞知识密集型草产业,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年产值有望达到几千亿元。发展草产业,是我国绿色发展、经济转型的需要,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唐朝诗人李白描写出草的生命韧性。没有花香,没有树高,默默无闻的小草在新时代将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贡献!

    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1月2日

    2025年6月23日,水土生态理论创始人孙发政在澳洲ESP 11世界大会上用英语作学术报告。

    人水和谐需要系统治理

    高强度建设开发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许多城市遭受河水黑臭、水土流失的困扰。现如今,经过大规模水环境治理,上述情况已成为过往,“鱼翔浅底、水清岸绿”的画卷正在美丽中国全面展现。

    纷繁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可归咎于三大原因:环境污染、水土生态退化、资源衰竭,其中,水环境污染是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初,河里鱼很多。”老人们还记得深圳“大沙河”名字的由来,上世纪70年代末,情况发生变化,河里最多的就是采沙船,采沙子用于搞建设。当时,深圳走上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不断生长、扩张,成为全球制造业重镇,但同时,河流遭遇淤塞污染,水质黑臭。市民应慧1999年底搬到大沙河东岸,她记忆犹新:“大沙河成了臭沙河,鱼也少了,刺鼻气味不时飘来。”

    一定要让我们的水环境变得更好!近年来,国家下大力气治理水环境污染,2015年国务院颁布水十条,治水成为国家重要民生工程,包括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专项整治造纸、印染、化工等重点行业,加快水价改革,完善污水处理费等收费政策,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等。

    水中的问题,根子在岸上。以深圳为例,茅洲河是珠三角地区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茅洲河流域主要河流9条,2017年前有8条河流均为重度黑臭,治理难度很大。2015年底,深圳举全市之力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近几年全市已完成治水项目投资1000多亿元。在茅洲河治理问题上,核心是岸上的“控源截污”。当地对流域内各类建筑排水小区的管网情况进行彻底摸排,完善小区雨污水管网系统,做到提高城市雨污分流率;实行流域统筹、系统治理,探索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工法创新,总结出中国城市建成区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模式。通过“织网成片、正本清源、理水梳岸、寻水溯源”治理路径,形成了适合城市建成区水环境治理的技术体系。建成投产的中国首个河湖污泥大规模工业化处理与资源再生利用中心,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地方政府的污染底泥出路问题。

    像深圳一样,中国许多城市已逐步补上水环境治理欠账。比如北京通州玉带河,2017年5月时河水呈明显墨黑色,夏天随着气温升高,河道散发出浓烈的臭味,被周边市民戏称为“黑带河”。如今玉带河早已水清鱼游,清澈的河面映照着沿岸的花草树木。

    水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是全面改善生态环境的努力方向。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草。水环境治理不仅涉及自然科学,还需要社会科学的支撑,必须用系统工程思维开展水环境治理。我认为,在解决复杂水问题的同时,可以多建高品质的滨水公园空间,建设“鱼翔浅底、水清岸绿”的生态河湖,同时积极推行产业转型、腾笼换鸟,使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

    让城市因水而美、生物因水而多、产业因水而兴、市民因水而乐,才能实现人水和谐的美好愿景。

    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12月15日

    2025年7月12日,水土生态理论创始人孙发政在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第30届学术年会上作报告。

    节水治污 变废为宝

    污水是一种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的东西,而不是负担。为什么呢?

    首先,污水经过处理,水质达标后可以循环利用,再生水可以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市政杂用、居民生活、生态补水、农业灌溉、回灌地下水等。目前,从污水中得到的再生水,现在已大量运用在日常生产生活中。

    其次,污水中的物质和能量可以回收利用,污水中能够回收的物质包括有机物质、无机盐、其他如重金属等。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回收、转化为类腐殖质,用于肥田,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价值很高。磷是农业生产肥料中的重要元素,污水中的无机盐,磷元素含量大,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污水中的能量回收利用,目前途径一是污泥厌氧消化产气发电发热,二是利用不同季节污水和环境温度的温差,实现以污水为水源热泵的水源。

    中国淡水资源极为短缺,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城市缺水年总量达60亿立方米。如果我们将生活污水严格处理后再利用,水资源短缺问题显然能够得到缓解,污水的再生利用是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重要手段。

    目前,中国污水资源化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为加快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促进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损害问题,推动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需要全面系统地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工作,将污水资源化利用作为节水开源的重要内容,推动污水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城市超常规发展引发的水污染,不仅损害生态,危害环境,还加重水资源短缺,许多城市都在加紧治理。

    以深圳为例,自2016年以来,深圳投入1200多亿元,以完善管网系统为核心,新扩建8座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30座水质净化厂,建成34座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全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68.8万吨/日,总能力达到748万吨/日,是污水产生量460万吨/日的1.6倍,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收集全处理、处理全达标。同时,全面推进水质净化厂再生水利用,完成138个水体的生态补水工程,干涸的河道实现了碧水长流。从全国看,截至2019年6月底,中国设市城市累计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5000多座(不含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污水处理能力达2.1亿立方米/日。

    如何合理评估污水处理能耗和降低能源消耗是目前污水处理领域关注的热点。荷兰、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制订未来污水厂发展计划,都将未来污水厂的能耗列为重要的关注对象,面向2030年,这些国家都计划实现污水厂能耗的100%自给,无须外部电网的供给,甚至可以将污水厂变为产能厂。

    中国治水力度空前,水生态、水环境已经得到显著改善。但再生水资源利用和污泥处置的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尚待加强,这些将会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得到解决。

    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3月2日

    2025年6月24日,水土生态理论创始人孙发政在澳洲乘船考察卡卡杜国家公园原生湿地。


    上一页:没有了 下一页:2025全国生态日广东省活动启幕 共绘生态文明新画卷
    全部评论(0)
     
    网页即时交流
    QQ咨询
    咨询热线
    020-28998648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Baidu
    map